“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外物久则生厌,而一本经典,只有在细细研读、咀嚼过后,方能知其深远。在翘首以盼中,我们的法律卓越人经典思享会迎来了第六期。室外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而因本次读书会齐聚于此的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书籍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慰藉。
本次读书会的书目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季卫东教授于1993年发表的《法律程序的意义》。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本书旨在就秩序的构建和规范的运作等问题正本清源、拾遗补阙,以便把重新诠释和发展了的程序正义论与人际互动关系结合起来。参加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有bat365在线登录入口信用风险管理学院程波教授,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助理肖峰副教授,担任此次读书会主持的是18级法学一班施雁冰同学。读书会分为三个主要环节:主讲人发言——评议人发言——听众自由提问——老师点评。主持人在对嘉宾老师、书籍、流程做了简要介绍后,读书会正式开始。
来自信风一班的刘梦云同学率先分享,她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本书作者季卫东教授,随后主要针对书中现代程序的相关内容分享见解。她说,程序问题必须同公正性联合起来,并引用书中罗尔斯的程序正义论进行解释,列举了罗尔斯的三种关于程序正义模式的阐述,通过分析其利弊来引出书中的半纯粹程序正义,即是当下普遍被认同的程序。之后又逻辑清晰地解释出书中现代程序的结构和功能,最后,借助此点,分析了程序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接下来信风二班徐湘同学对刘梦云同学观点进行评议。她同样肯定了程序的重要性,但有着自己不同的思考角度。徐湘同学主要从时下司法制度改革的角度来阐述“程序是从‘法制’到‘法治’的必经之路”的观点,在解释“法制”与“法治”的区别之后,详细阐述了自己关于现代程序的概念、特征、原则、类型和功能的理解,最后指明司法体制改革中现代程序的意义。
第二位主讲人是来自信风一班的高昊天同学,其主题为“中国法制的未来:加强法律程序的建设”。他首先是从历史说起,用一张北海水师献降图,激发了在场听众的思考,日本为什么会比大清更加强大?在对日本明治维新对社会制度的改造与清政府对于制度的墨守成规的比较中,他简明地向我们阐释了成败关键在于制度的道理。随后,他从古代市场体制在中国的失败,中国法律程序的缺陷,和变革中国的现实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得出结论:在强调经济效益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程序,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决定也应该以有关的程序、制度的比较分析为根据的结论。来自信风二班的朱慧婷对高昊天同学的讲话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补充,她从为什么要重视制度建设引入话题随后详细说明了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法律程序的缺陷和当今中国的法律程序化建设现状。最后总结道:法制程序化的过程中应该着力于把程序与反思理性结合起来。最后一个评议人叶超先用自制的短视频,点燃了全场的气氛,并阐述了自己对程序成本可能困扰法治建设的担心。
在同学分享结束后,点评老师针对同学疑问和书中内容补充做了详细解释。程波老师主要从中西方对比来阐述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它不仅保证司法公正,同时也使得民众能广泛参与到司法实践中。肖峰老师则着重说明程序的动态发展性,任何程序都是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相匹配。他指出,程序是挂一漏万的,再完美的程序也不能解决百分之百的问题,它必定会留出一定的自由裁量余地。另外提醒同学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程序:程序的存在是为了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更好解决冲突,是民主的体现;另外,程序是有适用语境的,它为正义的追求而存在,规则有时看似僵化,却能有效避免外部的强力干涉;最后,程序的存在本身是种进步,但它却需要不断去得到完善,要从立法上做出努力。
答疑解惑后,两位老师都对同学们读书的态度与本次读书会的举办作了充分的肯定。程波老师感触颇多,鼓励大家将这种读书会形式坚持下去。肖峰老师说,虽然我们现在的读书会还达不到很高的高度,但是一定要尝试,暴露出问题,要去解决。在阅读与学习上,老师们对大家寄予期望。程波老师指出,学习是为了形成对法治的信仰;并且,“要敬畏我们所读的书。”肖峰老师强调阅读经典,坚持用读书笔记与思维导图强化认知;将学习作为爱好,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最后,程波老师用一句话结束了读书会的主要程序——“发现你的热爱。”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我们感到学习力不从心时,更要坚信,每一次辛勤努力之后,定有收获与彩蛋。法科学子,既要能仰望星空,也要能踏实前行!
最后,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老师和发言人的分享,同时,工作人员也为发言人送上精美纪念品,第六期读书会圆满结束。(文/何灿波、岳欣沂、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