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调解人才培养模式,打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培养应用型、专业复合型的新时代调解人才,2022年5月14日,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我院法学院等部门联合主办,我院法学院2020级、2019级调解谈判方向班共同承办了第二期“湖湘调解实务论坛”。
论坛以“调解员的自我修炼:调解方法与品质”为主题,中国贸促会东莞商事调解中心副秘书长梁柳仪调解员为主讲人,bat365在线登录入口法学院副院长李喜莲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熊浩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由bat365在线登录入口2020级调解谈判方向班班主任夏先华老师主持。本期推送梁柳仪老师在多年调解从业经历中,对于调解方法与调解员品质的体悟与心得,并附上评议人的精彩点评,以飨读者。
主讲人简介
梁柳仪,中国贸促会东莞商事调解中心副秘书长,东莞两级法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曾获国际心理咨询师认证。自2009年至今,成功调解案件2000余宗,参与《商事调解人员专业能力要求》和《商事调解服务现场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的起草,参加由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台主办的“一站解纷争”全媒体直播,发表文章《家事调解六大技巧》。
调解方法篇
一、优化开场白模板,树立调解员的专业形象。一个好的开场白,可以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顾虑,建立调解员的专业形象,保证调解过程的良好秩序,甚至建立起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感。
二、要析明调解规则,提高调解员的控场能力。调解员不是决定结果的人,但必须要控制调解流程,而定规则就是取得控制权的决定因素。
三、用归纳总结技巧,提高沟通的成效。归纳总结是调解技巧中的重中之重,可以帮助调解员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信任感和消除歧义。
四、运用心理学知识,消解当事人的负面情绪。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及第三人的角度来思考别人的问题,使用最恰当、舒服的语言与人交流。
五、建立调解协议模板库,提高文书制作效率。调解协议具有相对固定的内容,通过建立调解协议模板库,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还可以实现与同事之间的资料共享。
六、即时依序整理材料,实现案卷同步归档。在第一次阅卷的同时就顺手把资料整理好,每个案件只要多花1-2分钟的时间整理资料顺序,就可以避免后续几个小时的加班,十分有效。
调解员的品质篇
作为一个优秀的调解员,掌握高超的调解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调解员内在的品质。一名优秀的调解员需具备如下品质:
一、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个案件的当事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痛苦与烦恼,他们需要专业的调解员为他们排忧解惑,故而每个案件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二、保持足够的耐心。调解员的耐性,既可以体现在积极倾听,也可以体现在耐心给当事人分析诉讼风险与情绪开导,还可以体现在多次反复的背对背调解等方面。
三、持续学习,勤于思考。调解思维具有专业性与复杂性,它是以了解调解理论、调解基本技巧为基础,通过调动我们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控场能力、法律与心理学知识的结合能力,最后运用沟通技巧所展现出来的综合思维应变能力。调解思维需要通过持续性的学习以及长期的思考而逐渐培养形成。
四、拥有良好开放的心态。调解工作很费神,处理不好,很可能会被误解和迁怒。这种压力有时候会导致调解员精神疲惫,甚至出现职业厌倦。故而,调解员要学会如何面对负能量,学会把工作与生活分开。
五、选定目标,坚持到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驱动力,驱动力可以分为利益驱动和价值驱动。坚持从事调解工作的驱动力,既有调解成功的价值感,也有调解的广阔发展前景。
嘉宾点评
李喜莲教授:首先,相较于诉讼,调解有其独到的思维方式。诉讼更加注重规则意识,而调解则是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案结事了。换言之,诉讼注重定纷止争,调解则注重合作共赢。其次,调解旨在搭建一个友好沟通的平台,从而促使双方达成解决纠纷的合意。如何运用好这一沟通技巧,有两点内容极为重要:一个是“听”。通过耐心倾听,可以形成一种“认同感”,也即心理学上的“同理心”,从而奠定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一个是“说”。开场白对于调解十分重要,一个好的开场白就是成功的一半。不管开场白要不要模板化,它都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第一,要讲清楚调解是什么;第二,调解的规则、原则是什么;第三,调解是双方自愿的,并非强制性的;第四,调解只是解决纠纷方式的一种,如果调解不成,还会有其他的方式去解决纠纷。再次,在调解结束后进行回访非常重要。有些案件看似已经案结事了,但实际上仍留下了一些后续问题,比如分期履行。通过调解后的回访,便可以防止新的纠纷发生。最后,调解的成效评价,不应以调解成功率来作为指标,而应注重调解的社会效果。如果双方当事人都给调解员送锦旗,那么该调解员办结的这个案件一定是极为成功的。
熊浩副教授:第一,关于开场白。我们又称为结构性意识或结构性控制。与诉讼相比,调解的一大特点就是没有办法对当事人形成支配。调解员在整个定纷止争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被动的角色,调解员过于主动可能涉嫌违反相关规定。鉴于此,如何引导当事人走向定纷止争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结构性意识,而开场是所有结构性工具对当事人的控制得以整体性、全面性地展示的最好机会,之后的调解过程都只是片段式的结构控制。另外,相较于宣讲性的开场白,我更倾向于对话式的开场白,这样可以使当事人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激发当事人的结构性意识或控制。第二,关于倾听。我认为“听”其实不是一种能力,其在更大的意义上体现了一种德行。从“聽”这个繁体字的结构来看,它本身就彰显了一种深层次的品格。第三,关于中西方调解的差异。对于西方的调解制度,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借鉴。调解有两种运行模式,一种是促进式调解,一种是评估性调解,我们国家的调解应当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混合模式。
提问环节
问题一:目前关于调解方法的介绍,理论方面以国外为主,实务方面以国内为主,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既接地气,符合实际,又与国际接轨,体现专业规范的调解方法?
梁柳仪:我觉得应该是在借鉴国外调解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规范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形成更适合我国的调解方法。比如,在调解程序、调解规则等方面,国外是比较成熟的,已经实现了标准化,我们可以进行借鉴。我之前介绍的开场白模板,就是在参考国外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案件类型进行了个性化调整,效果还是不错的。在调解方法上,国外是以促进式调解为主的,国内则是以评估式调解为主的。我个人认为两者各有优势,在调解过程中,我会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问题二:调解员既要有热爱、坚持的初心,又要感受职业的尊荣,有相应的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在选择调解员作为职业时,应做好哪些准备?对于正在从事调解工作的调解员,如何看待未来的发展,做好职业规划?
梁柳仪:首先,我们要做好心态上的调整,告诉自己调解可能很难,但是也很有意义;调解可能很受气,但可以锻炼自己的情商;调解可能一开始收入不高,但很有发展前景。其次,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有目标就有了动力,然后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对于已经从事调解工作的调解员,我觉得只需要做到坚持就行了,人的成长都是慢慢积累的。另外,现在有关调解员职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未来调解员的执业有可能也需要持证上岗。在目前准入条件还不明确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可以尽力提升自己,比如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等。最后,在调解技巧方面,我还想再强调一下撰写案例的重要性。因为,撰写案例的过程就相当于复盘的过程,会促使你去反思此次调解中做的好与不好之处,总结所运用的调解技巧。
问题三:现代社会对于专业调解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专业调解员的资源稀缺,如何破解当前专业调解员供给端与需求端严重失衡的难题?
李喜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社会对于法治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既包括诉讼人才,也包括调解等专业化非诉人才。我院法学院创办调解谈判方向班,就是致力于这一非诉调解人才培养目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调解员,首先要有爱心与热情,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其次,还需具备复合型的专业知识,除法学以外,还需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对于已经从事调解工作的调解员而言,要学会在调解过程中自我归纳、提炼与总结经验。另外,调解员需要具备国际视野,注重调解的标准化与国际化。
问题四:在线调解是未来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线调解是以传统调解理论为基础构建,还是以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重新构建?在线调解与线下调解的关系如何处理?
熊浩:首先,在线调解与线下调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机制。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媒介发生变化,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我们沟通的本质。在线上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其实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他们很难像线下调解一样,细致地把握调解的整个过程,他们所能使用的、对当事人施加影响的结构性工具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次,调解全面线上化不是一个未来的趋势,也不应该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以计算机作为媒介的调解,是不能够代替线下开展的人和人之间真实互动的调解模式。如果未来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发展,我可能会改变我的看法。在那时,我们会拥抱一个更具有体验感与实操性的线上调解。